【独家财报】“后疫情时代”第三年:聚焦结构性问题
2021-12-29
■ 2021年,随着经济活动的恢复,经济急剧复苏,而供应紧张和通货膨胀成为一个问题。
■ 2022年,产业结构、商业惯例和生活方式的变化的影响将变得更加明显。
回顾2021年的经济,与去年一样,仍然是由新冠病毒感染浪潮主导的一年。然而,问题的性质与前一年相比有了很大的变化。
2021年是"后疫情时代"的第二年,与第一年的2020年不同的是,随着新冠疫苗的普及,特别是在发达国家,促使许多国家的政策转向平衡预防疾病传播和社会经济活动。今年上半年,经济活动的恢复(重新开业)范围扩大,特别是在疫苗接种取得进展的欧美国家,被称为"报复性消费"的递延需求加强。在美国和欧盟,消费者支出回到了疫情之前的趋势。然而,渐渐地,半导体的短缺和主要港口的运输货运拥挤等问题凸显出来,供应链变得越来越混乱。在今年下半年,制造活动受到限制,产品供应中断,销售价格上升。在 初秋为止,主要的中央银行都认为物价高涨只是一时的现象,因为它们是基于上一年由于城市封锁导致价格大幅下降的事实(基数效应),但考虑到上述因素和国际商品价格的飙升,央行们开始改变看法。
在2020年,经济界担心的是因严格限制经济活动而导致的需求下降和就业损失,而现在的问题是供应限制和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包括供应链的中断和劳动力供需之间的不匹配。可以说是直面前一年政策对应的副作用,为支持需求和最大限度地增加就业而实施的大规模财政和货币宽松政策,现在被迫改变方向,以解决当前的问题。
在2022年,即后疫情时代的第三年,财政和货币政策的正常化预计将取得进一步进展。同时,随着预防疾病传播和社会经济活动之间的平衡变得更加广泛,社会经济活动将更加接近正常化。在疫情冲击和政策支持的影响结束后,后疫情时代结构变化的影响将在2022年变得更加明显。2021年,供应紧张和劳动力供需不匹配的问题已经凸显,但产业结构、商业惯例和生活方式等变化对商业活动和经济的影响将在未来变的更加清晰。